安徽矿机加强疫情防控期间网络安全管理
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安徽矿机在做好各项防控措施落实,确保复工复产安全的同时,注重加强企业网络安全管理,多管齐下保障网络安全。
根据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监测,1月下旬至今,有境外黑客组织借疫情话题对政府部门和医疗机构等实施网络攻击,意在窃取邮箱账号密码等敏感信息,开展情报收集。
针对此情况,安徽矿机迅速分析研判,组织网络中心人员对所有网络接入层联接的设备进行逐一筛查,开启防火墙最高级别安全策略,对内部所有客户端的部分不安全行为自动进行拦截,从核心层及主域控筛查所有客户端的IP、DNS篡改情况,避免公司承受DDOS攻击。制定网络安全应急预案,发现问题及时上报相关部门,对因个人问题导致企业感染勒索病毒遭受损失,将对责任人严肃问责处理。
此外,安徽矿机要求各基层单位要加强宣传,提高职工的网络安全意识。让职工意识到,在战“疫”的特殊时期,勒索病毒虽不像冠状病毒那样致命,但同样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瘫痪企业网络,摧毁信息数据。所有办公电脑和关键岗位人员手机,必须安装杀毒软件,开启网络防火墙。尤其不要浏览特殊网站,对来历不明或接触较少的个人及企业发送的图纸、图片、视频、文件、邮件、链接等,尽量不要打开,急需使用的可交由网络中心进行封闭检测后打开。提醒职工对于手机接收到的一些看似合理的验证码、中奖电话等诈骗话术一律拒绝,时刻警惕陌生人索要信息,要做好个人计算机上重要文件备份,以防发生特殊情况。
相山水泥公司质控部“三到位”阻疫情
连日来,相山水泥公司质控部在部门党员领导干部的带领下,坚持宣传发动、措施落实、过程监管三到位,全面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


措施到位。明确党支部书记为疫情防控第一责任人,对防控工作负总责。在严格落实公司相关防控举措的同时,支部班子有针对性地制定了本单位的疫情防控措施,成立了以党员为主体的疫情防控小组,进一步压实党员包保责任,逐一排查职工及家庭成员旅行史和接触史,是否有相关症状,详细做好登记。同时,加大宣传力度,使每个职工与其亲属及早了解公司疫情防控进展情况,消除职工恐慌、压抑心理,确保职工以良好心态应对疫情,安心工作。

宣传到位。将疫情防控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重要工作来抓,充分利用微信群、QQ群及时宣传疫情防控文件精神和工作要求,将疫情形势的复杂性和防控的重要性贯彻到每一位职工,科普《疫情防控知识手册》和“防控小常识”等各类防疫知识。组织开展短信、诗歌、漫画等多种形式的疫情防控作品征集活动,做到宣传到位、发动到位、组织到位,号召职工科学防范,不传谣、不造谣、不信谣,相互提醒,相互监督,促进职工理性、科学、积极看待疫情,增强职工战胜疫情的信心。


监管到位。利用班前班后分批次严格检测职工体温,检查口罩佩戴情况,观察是否有咳嗽等异常情况并建立监测台账,严格督导职工落实个人防控措施,排查职工身体健康状况,确保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动员男职工每天对办公场所进行消毒、通风,女职工负责做好卫生保洁,牢固树立“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意识,做到人人有责且人人尽责,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祁南公司机械转动公司“四强化”布好疫情防控网
祁南公司机械传动公司按照集团公司党委和公司疫情防控的相关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多措并举加强疫情防控工作,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强化政治责任,加强组织领导。该公司在节后复工第一天就及时组织召开疫情防控专题会议,研究部署了疫情防治工作;按照祁南公司要求,成立了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防控领导责任,制定了具体的措施。
强化舆论宣传,增强防护意识。线上,该公司先后在企业QQ群、微信群上宣传疫情防控培训材料、防疫指南和防治倡议书等。线下,复工的磨齿车间、热处理车间通过每日班前会、班后会等形式,加大对疫情、最新情况以及防疫应知应会点的宣传学习力度。
强化措施落实,提升防控水平。该公司组织购买了消毒液、防疫口罩、测温仪等防疫物资;安排专人对办公、车间区域进行消毒,落实疫情期间值班制度;坚持“零报告”制度,每天按时报送疫情情况统计表;排查职工返乡情况,登记建档每一名职工春节期间外出情况,及时向祁南公司报送排查结果。
强化党员担当,当好先锋模范。自疫情发生以来,该公司党员始终站在防控工作第一线,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点带面,辐射周边,该公司党支部书记是疫情防控的第一责任人,党支部委员与复工的车间进行包保,党支部党员与复工的生产班组进行包保,落实横到边、纵到底的包保网络管理,切实做好防疫工作。
目前,该公司生产秩序井然,复工职工的思想情绪稳定,做好了机械设备的保养、维护工作,为全面复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仙珠公司党总支防疫期间慰问一线职工
防控疫情的特殊时期,为提高在矿内封闭性工作的一线职工的生活质量,使职工深刻感受到组织的关怀,近日,仙珠公司党总支深入一线现场,为矸石公司排矸系统职工们送来了常用药品、电饭锅、方便面等生活必需品,并帮助解决在岗职工生产生活上的难题,使坚守岗位的职工感受到了组织的温暖,牢固树立了抓安全、保生产、战疫情的坚定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