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改小革显身手
——记开云kaiyun网站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相山水泥公司相山分厂工艺主管许冬
“窑龄期高达100天,受到公司嘉奖。”相山水泥公司相山分厂工艺主管许冬功不可没,职工们如是说。许冬同志在相山分厂烧成车间工作期间,积极解决生产中的工艺问题,优化操作参数,稳定产质量,熟料产质量逐年提升。他每天都要对设备和工艺情况进行巡检,及时了解工艺和设备状况,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准确的做出判断,第一时间给予解决,确保了窑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曾获得开云kaiyun网站“优秀团干”和“优秀党员”等荣誉称号。
现任相山分厂工艺主管许冬,2008年6月毕业于安徽理工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毕业后来到相山水泥公司,分别在烧成车间和分厂工作,先后履职过四年中控窑磨操作员、四年车间工艺技术员。担任车间技术员期间他坚持三级巡检制度和设备例检制度,加强设备巡检和润滑检查,无设备因缺油导致损坏事故发生。他制订与修改检修措施和操作规程,规范职工操作,不断提高职工操作技能水平。在技改方面,也是革新能手。他制订与修改检修措施和操作规程,规范职工操作,不断提高职工操作技能水平,抓好技术管理工作。烧成车间熟料破碎机技改为辊式破碎机后,初期使用经验不丰富,因辊破堵料一个月内造成2次停窑事故,他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结合实际经验编写《辊破操作规程》,并对职工进行培训,至今没有再发生一次辊破堵料停窑事故,为公司挽回了不小的经济损失。
近年来,由于环保压力剧增,环保成为企业的生命线,为使环保能够达标,2015年技改新增氨水脱硝设施,许多职工对此系统了解很少更谈不上操作。他通过与厂家交流和自己的不断学习,制定出一套适合本单位的《氨水脱硝操作规程》并带领职工学习,使岗位人员都能够熟练操作,为氨水脱硝系统顺利运行奠定了基础。
2016年,许冬配合设计院实施脱销系统改造,使用氨水脱硝系统后,氨水消耗持续偏高,相比同类型窑高出2-3倍,他积极钻研,调试,通过增加雾化效果,定期检查喷枪工作状态,改进中控操作等措施,氨水消耗大幅下降由原来5-6kg下降至3kg以下,吨熟料成本节约1.8元左右,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生产成本;
烧成车间存在很多危险性因素,他平时利用班前班后会对职工强调安全,在岗位和职工交流作业中的安全注意事项,每月对职工进行培训,主讲操作规程,应急预案和生产中的安全注意事项。通过他的多说多讲,增加职工安全知识,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为车间实现安全生产奠定了基础。
2016年10月份,他积极参与煤矸石试验和高品位硫酸渣使用实验,重点关注煤矸石和高品位硫酸渣试验对窑磨系统的影响,并做好相应的数据统计分析,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最终试验成功一直使用至今,配合企业降低了采购成本。他还积极解决回转窑生产中的工艺问题,优化操作参数,稳定产质量。参与了相山分厂回转窑技改后,技改后系统非常不稳定,分解炉塌料严重影响产质量,篦冷机推料能力差经常压床停机,生产十分被动,针对此问题,他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和措施,不断进行改进工艺和设备,完善相关操作规程,最终在公司上下共同努力下得到解决,2016年2-5月份回转窑日产3200吨以上的历史最好水平。
跟踪工艺检修,保证检修质量。参与制定窑、磨工艺大修项目,根据窑耐火材料日常使用情况与外委厂家沟通优化窑系统耐火材料配置,施工中深入现场,跟踪施工进度和质量,组织对施工进行验收,保证施工质量,为窑系统稳定运行奠定基础;针对篦冷机输送能力差,压力高等问题,自己从工艺出发,与机修人员商讨检修内容,提出了一些好的建议,通过大修改进,篦冷机已能稳定运行2个月,大大缓解篦冷机对生产的制约,提高了窑系统运转率;同时配合制成车间做好水泥磨大修,磨内工艺检查,钢球级配调整等工作,水泥磨产质量不断提升。
针对生产和管理,近几年他提出了许多合理化的建议,提出的“篦冷机厚料层控制,提高二、三次风温”荣获相山水泥公司合理化建议一等奖。篦冷机熟料料层控制以前只有350mm左右,在结粒不均时,冷却风从阻力小的大颗粒处短路,细颗粒处冷却不好,降低了二、三次风温,影响了熟料质量,出篦冷机熟料温度高,热回收率低。通过加强对中控操作员的管理,确定控制原则,在不降低熟料冷却效果的前提下,调节篦冷机篦速来控制料层厚度在500mm至600mm厚,二次风温由原来的1050度左右,提高至1150度左右,出篦冷机熟料由之前的200多度降至140度左右,提高了窑内温度和熟料冷却效果,增加了热回收率,提高了熟料质量,尤其是熟料28天强度平均提高2-3MP,熟料28天强度稳定在57-59 MP。另外较高的二次风温提高窑内和分解炉的煤粉燃尽率,减少预热器结皮,窑内结圈结蛋现象,为回转窑的提产提质降耗奠定了基础。
许冬一直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努力学习,不断进取,在车间出现工艺质量或设备故障时,及时与化验室、机电车间就配料方案调整及设备隐患处理进行沟通联系,并与领导一同坚守岗位,积极参与解决窑磨运行中的工艺技术难题。他不断地在工作中学习、在实践中积累经验,丰富和提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