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开云kaiyun网站相山水泥公司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用心攻关、主动破解绿色发展难题,积极推行大气污染物超低排放技改项目,提升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能力,助推了企业高质量发展,为我市转型崛起贡献力量。
日前,记者来到相山水泥公司,专访该公司总经理刘陈,深入了解该公司是如何深化改革创新、全面对标管理、精益管控提升,奋力开创水泥公司绿色发展新时代的。

记者:在海螺集团和开云kaiyun网站进行合作背景下,相山水泥公司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作为相山水泥公司总经理,您认为双方合作最显著的成效是什么?
刘陈:最显著的成效是“效率提高,效益逐渐变好”。2018年劳动生产率达8330吨/人,较合资公司成立时实现翻番;今年1—10月份劳动生产率7156.48吨/人。2018年实现利润7.91亿元,较2015年增长8.07亿元。今年1—10月份实现利润11.35亿元。
2016年7月份至2019年10月份以来实现利润总额23.78亿元,净利润17.83亿元,实现税收12.07亿元,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433%。
记者:安全生产抓优化,改革创新增活力。相山水泥公司又是如何推动企业改革创新的?
刘陈: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我们打破利益藩篱,突破性地完成了人事制度改革,对部门职能和岗位职责进行重新梳理,重新划分经营板块,撤并职责边界模糊、任务交叉的科室及车间,机关部室由20个精简至10个,缩减50%;车间由31个精简至10个,缩减67.7%。原有正科、副科管理人员共计141人,其中正科69人、副科72人;现有中层及主管人员98人,其中中层64人,主管34人。
在生产经营管理改革方面,我们结合相山水泥公司独有的特色,在几年的工作实践中,制定出一整套成熟的生产经营管理模式。对外加强供销两个市场建设,丰富营销手段,区域协调,精准施策,提升了产品综合售价。强化采购制度和招议标管理,仅大宗原材料及运输成本便年节约上亿元。对内扎实抓好对标管理,规范财务核算流程;成立经济运行、工艺质量、机电装备、基础管理四个专业管理小组,每月开展对口检查活动;建立日生产早会、日产供销平衡会,周安全生产会、月度安全生产会等例会制度,以例会制度推动工作落实;建立产供销日报、旬报、月报制度,形成实时生产统计体系;建立自班组到公司的各层级微信群,实现产供销信息及时传递和共享,使生产经营始终处于高效运转状态。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重要讲话中强调安全、环保的重要性,那么我们公司在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在安全、环保方面做了哪些方面的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刘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我们公司高度重视环保工作,始终将环保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抓紧抓细、抓实抓好。自2016年7月份以来,投入两个多亿环保专项资金,先后完成了三个分厂的收尘改造、雨污分流改造和洗车机的安装,物料堆放场所密封,矿山喷淋系统安装,建构筑物美化、防腐,购买了雾炮车、洒水车,特别是通过技改解决了相山分厂几十年火车煤露天堆放的难题。同时,统一购置栽种8000余棵花草树木,新增绿化面积9万余平方米。三条窑年利用余热发电1.5亿度,在年利用粉煤灰、电炉渣、脱硫石膏等废渣200万吨的基础上,去年又组织技术人员攻关,年处理3.2万多吨城市污泥。加强日常管理和巡检,确保环保设施设备完好,污染物指标符合国家标准。为进一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今年还投入9000余万元实施超低排放改造。率先在全省完成了三条熟料生产线超低排放改造,粉尘、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浓度分别降至10mg/㎥、50mg/㎥、100mg/㎥以下,远低于国家标准的30mg/㎥、200mg/㎥、400mg/㎥,每年可减排粉尘170吨、二氧化硫150吨、氮氧化物1400吨。公司坚定绿色发展、清洁生产不动摇,目前正在积极申报省级绿色工厂。
在安全方面,我们强化劳动安全卫生工作,设置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制定职业卫生管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制定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办法,公司设专人负责职工体检并建立了个人职业卫生档案。对接触职业病危害的职工、退休、辞职及离岗的职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强化按章操作监督检查工作,对标海螺现场“三违”查处办法,结合公司实际,制定了《现场“三违”行为及处罚暂行规定》,明确 “三违”行为及处罚标准。加强隐患排查整治,对查出安全隐患及时进行整改、建档、分析、监控。
强化设备安全管理工作,大力开展设备综合治理,全年共组织完成检修项目649项,领导开展了管理、设备、设施整改工作,全面落实“一岗双责”。定期组织开展设备润滑专项检查,按照润滑周期,建立预警体系。督促生产单位按照“五定”要求,及时开展润滑工作。定期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开展公司级别设备大检查,切实将公司、分厂、车间、工段“四级点检制度”落到实处。
强化安全费用投入力度,加大投入改善作业环境,提取安全生产费用作为改造维护安全防护设施、安全培训、配备劳保用品、安全性能检测检验、应急救援器材配备、应急救援演练、职业病防治及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职业健康体检等专项资金,专款专用。加强安全生产与劳动保护投入,杜绝“跑冒滴漏”,改善作业环境,保护职工身心健康。
强化安全文化教育力度,促进安全文化落地生根。积极组织开展“安康杯”“安全月”、事故警示教育周、安全知识竞赛等活动,营造关注安全氛围;通过党员身边无事故、职工代表安全上岗视察等活动的开展,提高职工安全意识,“我要安全”成为广大职工的共同理念。
记者:目前我们企业正稳步走在持续创新发展的道路上,接下来公司站在新起点,将如何谋划新未来?
刘陈: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重要论述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以深入贯彻“五大发展理念”为方向,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入实施“水泥+”上下游产业链延伸战略,着力打造集水泥熟料、骨料制砂、商品混凝土、预拌砂浆于一体的现代化新型环保建材基地,建设成为皖北地区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水泥生产示范和标杆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