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创,现任华星公司洗选设备制造厂电工班班长,工作中,他秉承公司“团结、协作、拼搏、进取”的文化精神,立足本职岗位、以身作则,凭借16年电气自动化工作经验,为产品智能化升级、降本增效、团队提升等工作做出积极贡献,更为干部职工树立了榜样。
开展重点难点技术攻关,磨炼精湛技艺。多年的工作经验和不断地自我学习积累,造就了王创精湛的技艺。2019年,王创了解到公司与山东科技大学合作开发滚轴筛智能化在线检测系统,主动请缨,组织人员开展技术攻关,承担起滚轴筛电控系统的设计与制作,很快掌握了关键技术,摆脱了技术依赖,有效推动了公司产品的智能化升级进程。

“精益求精、尽善尽美”是王创的工作信条。在工作中,王创发现弧形筛控制系统存在漏油、笨重、故障率高等问题,发挥专业特长,利用业余时间思考改进方案,将弧形筛控制系统由液压控制改为电动控制,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减少了故障率,产品市场竞争力大幅提升。2020年公司弧形筛一次性增加28台订单,单类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加280万元。
在取得显著工作成绩后,王创并没有沾沾自喜,而是把目光放到了另一项主导产品正弦滚轴筛上,针对滚轴筛每次轴承加油需要停机,影响轴承使用寿命和设备连续运转等情况,创新思路,试验研发集中注油系统,解决了轴承发热、易损、生产停机等问题,获得了客户一致好评,并成功申报技术专利。
建立职工创新工作室,打造精干团队。连续取得丰硕工作成果的背后,王创并没有选择敝帚自珍,而是一直致力于帮助其他职工,把自己的经验和技能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同事、职工,“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就是王创的真实写照。针对当前技能人才力量薄弱、工艺水平参差不齐等现实问题,王创在公司支持下,牵头成立职工创新工作室,提出“解决生产瓶颈问题、提升工艺指导能力、加速青年骨干人才培养”的工作思路,加强技能培训,推动洗选设备制造厂技术人员业务能力整体提升。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职工创新工作室成立以后,王创带头建立“导师带徒”联合攻关机制,强化“传、帮、带”效果,积极鼓励工作室成员在工作中收集问题、总结经验,注重侧重讲解与答疑双向交流,逐渐从传授做法转变到传授思路,有效实现多专业人员协同作业,提高了攻关效率,营造了浓厚的工作氛围,青年人才逐渐成长为生产技术骨干,有效弥补了公司技能人才不足的短板。
自主学习精密设备维修,锤炼担当精神。尽管拥有丰富的电气工作经验,但王创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以高标准、高要求,不断的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业务水平。
2019年,公司数控加工中心设备多处出现故障,严重影响了设备自动化生产加工进程,期间公司多次联系专业维修厂家,报价均高达10万元以上。王创看到先进的数控加工中心设备不能工作,心里非常着急,利用业余时间,通过互联网、书籍等多种途径,学习摸索数控设备维修相关知识,在掌握一定维修技能的基础上,主动请缨进行维修,找出故障根源,制定维修方案,通过不懈努力,数控加工中心恢复运转,成功为公司节省近10万元的维修费用。
凭借技艺精湛的实践水平、协同互助的团队精神、担当务实的工作作风,王创在洗选设备制造厂为华星公司节支创效累计达100余万元,连续三年评为华星公司五好职工、集团公司劳动模范。(王金秋)